【操作系统】第四章 文件管理
知识体系 4.1 文件系统基础4.1.1 文件的基本概念 4.1.2 文件控制块和索引节点 4.1.3 文件的操作 4.1.4 文件保护 4.1.5 文件的逻辑结构 4.1.6 文件的物理结构 4.2 目录4.2.1 目录的基本概念 4.2.2 目录结构 4.2.3 目录的操作 *4.2.4 目录实现1.线性列表2.哈希表 4.2.5 文件共享 4.3 文件系统 4.3.1 文件系统结构 4.3.2 文件系统布局 4.3.3 外存空闲空间管理 4.3.4 虚拟文件系统 4.3.5 分区和安装
【数据结构】第五章 树与二叉树
知识体系 5.1 树的基本概念5.1.1 树的定义 5.1.2 基本术语 5.1.3 树的性质 5.2 二叉树的概念5.2.1 二叉树的定义和主要特性 5.2.2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5.3 二叉树的遍历和线索二叉树5.3.1 二叉树的遍历 5.3.2 线索二叉树 5.4 树、森林5.4.1 树的存储结构 5.4.2 树、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5.4.3 树和森林的遍历 5.5 树与二叉树的应用5.5.1 哈夫曼树和哈夫曼编码 5.5.2 并查集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 存储系统
知识体系 3.1 存储器概述3.1.1 存储器的分类 3.1.2 存储器的性能指标 3.1.3 多级层次的存储系统 3.2 主存储器3.2.1 SRAM芯片和DRAM芯片 3.2.2 只读存储器 3.2.3 主存储器的基本组成 3.2.4 多模块存储器 3.3 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3.3.1 连接原理 3.3.2 主存容量的扩展 3.3.3 存储芯片的地址分配和片选待补充 3.3.4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待补充 3.4 外部存储器3.4.1 磁盘存储器待补充 3.4.2 固态硬盘 3.5 高速缓冲存储器3.5.1 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3.5.2 Cache的基本工作原理 3.5.3 Cache和主存的映射方式 3.5.4 Cache中主存块的替换算法 3.5.5 Cache写策略 3.6 虚拟存储器待补充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 知识体系 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2 组帧 3.3 差错控制 3.4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3.4.1 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动窗口机制 3.4.2 单帧滑动窗口与停止-等待协议 3.4.3 多帧滑动窗口与后退N帧协议(GBN) 3.4.4 多帧滑动窗口与选择重传协议(SR) 3.5 介质访问控制3.5.1 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 3.5.2 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 (1)CSMA (2)CSMA/CD (3)CSMA/CA无线局域网使用的协议 (4)令牌传递协议 3.6 局域网MAC地址 3.7 广域网 3.8 数据链路层设备
【操作系统】第三章 内存管理
第三章 知识体系 3.1 内存管理概念3.1.1 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3.1.2 覆盖和交换 3.1.3 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3.1.4 基本分页存储管理 3.1.5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 3.1.6 段页式管理 3.1.7 分页、分段与段页式的比较 3.2 虚拟内存管理 3.2.1 虚拟内存的基本概念 3.2.2 请求分页管理方式 3.2.3 页框分配 3.2.4 页面置换算法 3.2.5 抖动和工作集 3.2.6 内存映射文件 3.2.7 虚拟存储器性能影响因素 3.2.8 地址翻译待补充…
【数据结构】第四章 串
第四章 知识体系 4.1 串的定义和实现 4.2 串的模式匹配4.2.1 BF简单模式匹配算法 4.2.2 KMP算法 4.2.3 KMP算法的优化KMP算法的优化就是对next数组进行优化 并使用nextval作为新的模式串的回退数组,进而达到优化KMP算法,详细优化思想如下代码如下:12345678910//对next数组进行优化->生成nextval数组void GetNextVal(char* str, int len, int* next, int* nextval){ nextval[0] = 0; for(int j = 1; j <= len; ++j){ if(str[j] == str[next[j]]) nextval[j] = nextval[next[j]]; else nextval[j] = next[j]; }}
【数据结构】第三章 栈 队列和数组
第三章 知识体系 3.1 栈3.1.1 栈的基本概念 3.1.2 栈的顺序存储结构 3.1.3 栈的链式存储结构 3.1.4 栈的操作 3.2 队列3.2.1 队列的基本概念 3.2.2 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3.2.3 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3.2.4 双端队列 3.2.5 队列的运算 3.3 栈和队列的应用3.3.1 栈的应用 3.3.2 队列的应用 3.4 数组和特殊矩阵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二章 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第二章 知识体系 2.1 数制和编码 2.2 运算方法和运算电路 2.3 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 物理层
第二章 知识体系 2.1 通信基础2.1.1 基本概念 2.1.2 奈奎斯特定理与香浓定理 2.1.3 编码与调制 2.1.4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2.1.5 数据报与虚电路 2.2 传输介质 2.3 物理层设备
【数据结构】第二章 线性表
第二章 知识体系 2.1 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2.1.1 线性表的定义 2.1.2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2.2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2.2.1 顺序表的定义 2.2.2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 2.3 线性表的链式表示2.3.1 单链表的定义 2.3.2 单链表的基本操作实现 2.3.3 双链表 2.3.4 循环链表 2.3.5 静态链表 2.3.6 顺序表和链表的比较